首页 >> 友好交流 >> 正文

高校助力 AI赋能 启智润心——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积极探索校园“智能体”开发应用

作者:    编辑:马兴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3-15



在教育迈向智能化的浪潮中,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积极探索前行。新的一年,附小特邀玉溪市教科所信息技术教研员周进平老师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与家长一起探讨了“智慧家庭AI时代的亲子共学之路”;并邀请了智能机器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改变。

附小对智能科技的探索与教育的创新并不止于此,为了推进A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2025年3月4日,玉溪师范学院工学院院长羊波、工学院特聘教授云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博导黄铭教授、范雨豪老师到校进行培训讲解,为学校的AI发展之路提供与支持。

培训伊始,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杨校长对三位老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学校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学校早已配备了大量的智能化资源,例如教学触控一体机、电子班牌、智能捕捉摄像头等,只是在AI应用这片充满潜力的领域,还未充分挖掘。并表示有了玉溪师范学院强大力量的赋能,学校对在AI 应用领域开创新局面满怀信心,坚信定能走出一条既具附小特色且成效显著的教育智能化之路。

师院工学院院长羊波介绍了工学院基本情况,特别提到工学院去年已经完成了专业整合的关键一步,还成功申获智能科学与技术硕士培育单位,今年9月即将开启人工智能专业的招生。这一系列高校资源,将责无旁贷,为附小在AI领域的探索筑牢了专业人才根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黄铭教授在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简单介绍之后,初步阐述了自己的AI应用想法。顺应当下的AI热潮,计划为附小打造独具特色的通用模型,将丰富多元的文化知识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AI,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部署附小专属的AI平台,借助AI技术为教师赋能,打造本地智能体,赋予智能体特定角色和知识背景,实现多学科融合,在学生学习时给予及时的提示和帮助,并实现不同智能体相互调用,让教师从复杂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AI成为教师的助力,同时,降低学生使用AI的门槛,让学生能轻松上手,积极参与AI应用实践。

此外,黄教授针对网络安全提出来指导性意见,他说学校需要充分考虑硬件对自媒体平台的支撑能力,计划在内网部署,全方位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严防数据泄露和外部恶意攻击,未来也会持续关注附小AI技术与现实教学的融合及安全问题。


最后,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各位老师共同参观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对于附小的智能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若学校现有硬件无法满足AI应用需求,玉溪师范学院也会伸出援手,协助附小申请合适的硬件,突破硬件瓶颈。后续计划也已明晰,先做出AI应用模型,组织学院学生探讨应用,再通过腾讯会议等线上方式与附小老师对接。

参观附小机房,初步了解保证附小日常办公教学运行的服务器基本情况。

参观普通教室的智能设备,包括助力教师日常授课的触控一体机、实时更新记录班级情况的电子班牌。

参观录播教室,包括智能捕捉摄像头、录课设备等。

参观报告厅,展示完备的硬件设施。

此外杨校长还向各位老师介绍了附小文化理念,“五育并举润童心,师院附小@未来”,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应该主动拥抱AI,与新智能时代同频共振,希望通过玉溪师院尤其是工学院的助力、AI赋能,实现启智润心的培养目标。

图片  |  周玉松 金芬 官柯妤

编辑  |  官柯妤

审核  |  杨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