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金秋有约,师韵飞扬 ——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第二届“金秋有约”教师素质展评活动暨2024年玉溪市新时代教师综合素质展评校内选拔赛活动纪实

作者:    编辑:马兴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2-01



为积极响应玉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玉溪市新时代教师综合素质展评暨课堂竞赛活动的通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于2024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开展了第二届“金秋有约”教师素质展评活动暨2024年玉溪市新时代教师综合素质展评校内选拔赛。活动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六个学科共41位老师参加展评,并邀请红塔区教科所专家到现场指导。杨琼英校长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语文篇:文字的力量

参赛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引领学生畅游文学的海洋,品味语言的魅力。生动的讲解、深入的分析,让学生们在诗词歌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9月10、11日,李文艳、潘雯雯、刘超、秦绍梅、林苏珏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曹冲称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妈妈睡了》五堂各具特色的课堂。五位老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理解文本。

9月25日至29日,尹春红、宋俊莹、刘佳、卡西、李萌、李颖、刘静雯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井底之蛙》《王戎不取倒旁李》《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望天门山》《爬山虎的脚》《搭船的鸟》七堂生动有趣的课堂。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精心准备、全力以赴的成果。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充满启迪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数学篇:逻辑的严谨


数学老师们展现了逻辑与严谨之美。她们通过生动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杨润老师、曹海艳老师、周婷老师同课异构《连加、连减》。三位老师分别以充满童趣的情境讲授新课,通过小鸡吃米的故事,“砸金蛋”游戏,数字小火车的活动引领着孩子们一步步探索连加连减的奥秘。

普华丽老师、黄燕秋老师、孟葵老师同课异构《9加几》。三位老师分别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的10入手,用数一数的游戏,把孩子们分成红蓝两队。用一段有趣的视频,和一颗神奇的大石头带领学生逐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

巴紫琪老师、赵松洁老师、王艳老师同课异构《10的再认识》。三位老师分别通过比较0-10这几个数字谁最特殊,播放一个绘本故事让孩子们轻松感受“以十计数”的由来,国庆节到了同学们用数学知识精心布置校园,运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开展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体验活动,理解数位的含义,感悟数“10”发展为计数单位“十”。

张兴蓉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11-20的认识例1、2》,以生活中常见的10个为单位的图片导入新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课后,四位评委进行了精彩的活动总结。红塔区教科所教研员高云老师分别从课程标准、思想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对所有上课教师给予高度肯定。师附小教科室主任王芳老师、备课组长姚云春老师和尹秀丽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的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度分析,毫无保留的畅谈了自己的观课体会,并提出了切实中肯的意见,为授课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我校教师的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心理健康篇:心灵的呵护

心理健康老师们则关注学生的内在世界。他们通过团体活动、心理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情绪。课堂上,老师们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赵松洁老师的《学习那些事》以魔法变变变切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吴红微老师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通过一系列自我探索活动,帮助学生们建立了自信,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孔尹濛龙老师的《记忆有方》通过科学的记忆技巧,让学生们掌握了提高记忆力的有效方法,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学习,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大有裨益。秦绍梅老师的《注意力"大爆发"》通过一系列注意力训练游戏,让学生们体验到了集中注意力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在面对分心时保持专注。最后,张海燕老师的《面对困难我能行》通过分享面对挑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激励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勇于面对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抗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韧性。

英语篇:沟通的桥梁

英语老师们则带领学生跨越语言的障碍,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他们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这门国际语言。课堂上,老师们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罗芸老师以《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 A What pets do you have?》为课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课。课罗老师通过一段生动有趣的视频导入,视频中可爱的宠物们引发了学生们对宠物话题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宠物故事。吴娜老师带来《Unit 5 What colours do you see PartA Let’s talk &let’s learn 》,吴老师巧妙地运用“魔法表演”引入颜色单词,让学生们在充满乐趣的情境中轻松掌握了新知识,课堂氛围活跃,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朱红丽老师带领三(2)班的孩子们呈现了《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Part B Let's talk&Let's learn》一课。本课朱老师通过创设吴斌斌等人研学分享会的情境,通过认识植物、谈论绿色校园、一起玩植物的相关游戏、创编植物儿歌,最后采访同学们会如何帮助植物等系列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新知识。

课堂展示活动后,杨琼英校长和红塔区教科所教研员王一迦老师对每一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她们首先肯定了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的亮点,指出老师们能够紧扣教学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设更多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掌握语言知识。此外,还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专家的点评如同一盏明灯,为老师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老师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科学篇:探索的激情

科学老师们点燃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热情。他们通过实验演示、科学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上,老师们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马兴丽老师的《营养要均衡》利用“平衡膳食宝塔”让学生改善自己的食谱,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搭配膳食,养成不挑食,健康生活的好习惯。秦海老师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材料》从介绍材料发展史到认识人工材料和天然材料,并给常见材料分类,让同学们感受到周围的材料组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中,蒋攀老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做模拟热气球升空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塑料袋的变化,从而让学生发现热气球升空的奥秘。李勇老师则改进了热气球的实验装置,利用锡箔纸做的纸筒获得更高的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官柯妤老师的《水能溶解哪些物质》通过动画和演示实验引入溶解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数据,得到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的结论。张轩玮老师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则通过多个实验串连,让学生理解声音能在空气、固体、液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孙煜镕老师的《神奇的纸》一课,通过整理学生实验数据,在线生成统计图,更直观的反映实验现象。同学们在实验中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科学的神奇魅力。

比赛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反思,教科所小学科学教研员杨志晖老师对这次比赛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高屋建瓴地的为我们学校的老师进行了简短而深刻的培训,杨老师强调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要思考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们通过这次比赛,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对如何上好科学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道德与法治篇:礼仪的润泽

道德与法治老师们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

蔡亚玲老师的《作息有规律》以闯关游戏贯穿整个课堂,以快乐小剧场让学生亲自扮演早睡和晚睡的角色,以学生的作息照片为示例,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余波蕊老师的《玩也有学问》以游戏“请你跟我唱反调”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在玩耍时要玩得安全又健康,也要玩得文明,有节制。杨旭老师的《吃饭有讲究》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食物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学会餐桌礼仪。 孙文娇老师的《上课了,好好学》以学生的课前准备小视频引入课题,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绘本上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规矩的课堂习惯。 张竣云老师的《对人有礼貌》从言语有礼貌,行为有礼貌,时时有礼貌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对人要有礼貌,成为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课堂展示结束后,红塔区教科所的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张永芳老师及其团队专家对五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他们肯定了老师们的课堂亮点,并提出宝贵建议: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应深入研读教师用书和课程标准,分析插图深层含义,让学生理解行动的原因及方法,鼓励他们自主解读课本,结合生活实例引导,调动积极性。专家的点评让老师们收获颇丰,不仅认识到自身不足,还明确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水平的方向,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个学科课赛现场,听课老师济济一堂。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姿态,成为课赛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对授课教师的支持,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的生动体现。

在这次课赛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一位老师都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学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学校领导和区教科所专家们的参与指导,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专业性和权威性。他们的点评和建议,对老师们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比赛,更是一次教育的探索和创新。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让我们期待,在这个金秋时节,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果实,更是教育的希望和未来。